从“五讲四美”到“美好生活”,开启 “爱国卫生运动Plus”
今日看点
始于1952年的爱国卫生运动,承载着亿万中国人民对生活的热爱,诠释着中国人民强大的社会凝聚力与使命感。在人民群众日益追求美好生活的当下,再提爱国卫生运动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。
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,向来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,也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。始于1952年的爱国卫生运动,承载着亿万中国人民对生活的热爱,诠释着中国人民强大的社会凝聚力与使命感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强调:“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”;在浙江考察时强调:“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,推进城乡环境整治,完善公共卫生设施,提倡文明健康、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”。在人民群众日益追求美好生活的当下,再提爱国卫生运动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。这一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历史上的伟大创举与成功实践,在新时代也一定有着更丰富的范畴与更显著的使命,亟待我们充分认识、积极参与。
“爱国卫生运动Plus”
1952年,毛泽东主席发出“动员起来,讲究卫生,减少疾病,提高健康水平,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”号召,爱国卫生运动轰轰烈烈开启在神州大地。说起“爱国卫生运动”,人们脑海中可能浮现的是清除城乡累积多年的垃圾,捕鼠雀灭蚊蝇“除四害”,亦有可能是门前三包、种牛痘、吃“糖丸”、“五讲四美三热爱”、卫生城镇创建等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飞速提质,中国人民早已摘掉了“东亚病夫”的帽子,早已摆脱了不讲卫生的阶段,转而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中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“爱国卫生运动Plus”已然呼之欲出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“爱国+卫生”。爱国卫生运动,因为有“爱国”两字,所以才有所不同。1952年发出“讲究卫生”的号召,直接目的在于应对粉碎敌人的细菌战,爱国意义明显。今天,我们可能无法明显感受到“卫生”与“爱国”直接的关系,但却必须懂得,每个人的参与与改变,都是对社会的贡献。卫生是个人的事,关乎健康;卫生也是国家的事,关乎国运。2003年非典疫情,源于个人食用野生动物的不良习惯,造成了严重后果。这次新冠肺炎疫情,再次证明了个人卫生习惯与国家安危的休戚与共。当我们每一个人出门都带上口罩,记得勤洗手、多消毒,战胜疫情便多了一份坚实的力量。
更愿意为“有个好身体”买单。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,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,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,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。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需要,自然包括对于身体、身心健康的向往。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当下,人们对健康的认知程度也在不断提升,越来越多的人乐意为“有一个好身体”买单,对体重“斤斤计较”、“健康管理”、“撸铁”、“瑜伽”、“keep打卡”等成为新的热门,这是“爱国卫生运动”所处的大环境和新机遇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“没有全民健康,就没有全面小康。”无论是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,还是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,亦或是“健康中国”建设,都再次证明了新时代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与必然。它一头连着人民,一头连着民族,直接影响着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健康基础。同时,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也暴露出了太多生活方式不健康、环境破坏较严重等问题,这些问题与工业化、人口老龄化、城镇化等因素相互叠加,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多种威胁复杂交织。例如城市大气污染、糖尿病等慢性病疾病低龄化、猝死、心理疾病频发、饮食结构不够科学合理等问题,这都是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所需要解决的问题。
从“讲卫生”到“更健康”,从“运动”到“习惯”。向往美好生活,健康不能缺位,越来越多的人们都在向往有个更好的身体,这既包括了身体健康,也包括了心理健康。面临着新的环境与新的需求,“爱国卫生运动Plus”的内涵也将随之更为丰富。例如,疫情发生以来得到大力倡导的“分餐制”、已经在部分城市实行的“垃圾分类”等。新时代,爱国卫生运动应融入生活、化入日常,充分关注社会文明水平提升,不断提升国民健康素质与生活品质,这既包括了消费观念引导、社会心理关怀,还包人居环境改善等多个方面。
从“运动”到“生活”:
爱国卫生运动要有新时代的“新玩法”
报纸、收音机、小册子、壁报、漫画、讲演、小组讨论、戏剧、街道宣传、展览,曾经的爱国卫生运动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有序开展,成效显著,那时候,人们的热情极度高涨。在传播环境发生巨变,互联网技术深刻影响生产生活的当下,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有了更多的渠道与可能。融入生活、改变生活、优化生活,让越来越多的人共享到美好生活带来的改变,是爱国卫生运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。创新“玩法”,满足“需求”,很有必要。
“润物无声”,要重视文化作用。从“运动”到“生活”,不变的是爱国卫生运动的初心,变化的是对生活品质与生活水平的不同需求。今天,更多的人关注生活品质、生活质量,爱国卫生运动所倡导的健康生活、美好生活文化、健康强国理念等,应当融入生活。不论是在人居环境改善,还是社区文化营造过程中,都可以充分发挥文化因素作用,将相关内容融入日常、贯穿经常,潜移默化、深刻影响。在这一过程中,尤其要重视基层治理机构的作用,要充分发挥居(村)委会的组织协调和基层党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,积极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和融媒体中心等阵地的作用,宣传健康生活理念,发挥好他们联系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作用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“众人拾柴”,要重视群众基础。从“运动”到“生活”,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关注健康、关注生活。爱国卫生运动的要义在于全民动员,要求每个个体都要行动起来、同向同行。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,要充分激发全民健康意识,不断巩固群众基础,发挥好共建共享的显著优势,彰显其强大生命力。要利用好新的技术手段,通过开展健康知识线上问答、话题互动等各种活动,广泛深入开展健康知识宣传,引导广大群众不断关注、积极参与,发扬广大人民群众互助共济的美德,激发群众自力更生改变生产生活面貌的热情。新冠肺炎疫情之下,我们看到了太多人的努力,看到了整个国家的力量。这些“疫”时讲究卫生的行为应当形成常态,形成全民动员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新机制。
“善假于物”,要用好社会力量。卫生是一项公共产品,单独依靠政府或者市场一方,均会出现失灵。今天,我们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,早已不再是清扫卫生那么简单,人居环境改善、饮食习惯改变、社会心理健康、公共卫生设施等多个方面均需布局。近年来,中国健康产业勃兴,涉及医药产品、保健用品、营养食品、医疗器械、保健器具、休闲健身、健康管理、健康咨询和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等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。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中国大健康产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》统计数据显示,截止至2017年,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为6.2万亿元。面对新的形式,蓬勃发展的健康产业是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切中时弊、切实可行,找准着力点的重要基础。此外,文明办、工会、共青团、妇联和行业协会、学会等也应积极参与。
“始于足下”,要重视基层治理。爱国卫生运动的成功实践,是中国智慧、中国方案的集中体现,也是深刻把握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。一次疫情,我们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,但同时也暴露了诸多短板,卫生应急体系制度化建设、基层治理能力建设等均需发力。爱国卫生运动的深入开展并非一朝一夕,其作用的充分彰显,需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多方面工作中。因此,创新基层治理体制机制,不断提升社区发展治理科学化、精细化、智慧化水平在未来仍然十分重要。
END
美 编 | 巩 仪
推荐阅读